盛世德才資深獵頭顧問分享: 在去年的時候,豐田的召回門事件,讓全球的豐田車主都捏了把汗。隨著時間的消逝,召回門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不過,遺憾的是,到了2011年,豐田再次讓全球的消費者揪心:最近,豐田汽車公司在日、美、英、德等市場連續實施召回行動,召回汽車近170萬輛。 相對于日、美、英、德等國家的消費者來說,中國的消費者似乎更揪心了。因為這一次召回并沒有把中國內地市場作為召回范圍,豐田方面稱,在中國內地市場投放的汽車沒有使用相同的存在缺陷的發動機或配件,因此不受此次召回影響。 許多消費者們一定很疑惑:豐田全球召回,緣何獨獨忘記了中國市場?很自然,區域歧視這個字眼就要從咱們老百姓的腦袋里跳出來了! 說起來,似乎在每一次汽車召回事件當中,不管什么品牌,幾乎每一次都會讓咱們揪心。不可否認,作為全球****消費市場的消費者,中國消費者對汽車召回消息往往都處于“過敏”狀態。只要某天翻開報紙一看,什么什么地方,什么什么品牌主動召回了,消費者們就會不約而同地“起雞皮疙瘩”:這一次召回包括了中國市場,那么召回的時效、數量和待遇是否和其他國家一樣?如果這一次召回不包括中國市場,這其中是不是一定有貓膩? 購買汽車,消費汽車,對咱們中國人來說,也算得上很“大件”的事情。如果是屬于家用的話,往往需要占家庭支出很大的一部分費用。再加上國內疏松的監管環境和廠家長期以來的誠信和店大欺客的態度,也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讓消費者改變過來的。這也難怪咱們消費者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或者豐田們,并不懂咱們的心聲。 但是,這一次豐田全球召回,獨獨沒有中國,未必就正如他們口口聲聲說的的那樣,在中國沒有使用相同的存在缺陷的發動機或配件?我相信大多數的消費者對于這樣的解釋并不能接受。 讓我們覺得既欣慰又擔憂的是,24日,豐田(Toyota)宣布再次在美國進行大規模車輛召回,以回應美國監管部門的擔心——存在缺陷、有可能卡住油門踏板的地墊沒有得到修復。而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局長大衛•斯特里克蘭(David Strickland)則表示:“根據審查結果,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要求豐田召回更多車輛。豐田公司已經宣布了召回,因此我們的調查也宣告結束! 由此看來,正是在強有力的監管部門的作用之下,豐田才會作出如此大的“讓步”和決定。那么,咱們的監管部門都干嗎去了?是不是該是時候為咱們的消費者說說話了?要知道,中國車主的投訴更多的是個人與企業間的博弈,監管的缺位給了企業漠視的空間,而企業究竟有沒有隱瞞某一類數量較多的投訴,外界也無從知曉。這樣看來,這些車企們,似乎比我們更懂了,召回量自然會降低,甚至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盛世德才資深獵頭顧問總結: 據了解,在召回制度比較成熟的國家,監管部門往往會通過從市場購買車輛進行駕駛、撞擊等試驗;研究事故車輛;監測消費者投訴等方式決定是否要求企業進行召回。在監管高壓下,車企的神經也會格外繃緊,對達到一定數量的同類型投訴予以格外關注。我們的監管部門或者除了開開會質疑幾下,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