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9日訊(記者 馬常艷)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如何評價2017年中國經濟?如何看待部分地方GDP注水?2018年經濟形勢又將如何?對于人們關注的熱點經濟問題,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一一作了回應。
如何評價2017年中國經濟?
——穩中向好,好于預期
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國民經濟穩中向好,好于預期。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四大宏觀指標都是穩中向好,好于預期;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完成情況較好;三是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四是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提升;五是隨著經濟增長,民生保障繼續改善;六是需求結構已經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2017年中國經濟的三個亮點:一是出口回暖是經濟增速回升的關鍵力量。2017年全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與消費增速相比上年都有所下降,只有出口增速是由上年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由2016年-0.5個百分點轉為2017年前三季度的正拉動0.3個百分點;二是新動能對經濟增長貢獻度明顯上升。2017年新動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超過30%,對新增就業的貢獻度超過70%,說明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動下,逐漸形成的新動力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撐。三是經濟結構改善步伐在加快。農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等短板領域投資快于全部投資;服務業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消費已經成為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高端制造業等新動能加快成長。新動能形成和結構持續改善表明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正在加快提升。
|